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标题: 【Top1】以实施“部部省共建”为契机,加快我校特色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访谈 [打印本页]

作者: hacksee    时间: 2015-10-17 09:51
标题: 【Top1】以实施“部部省共建”为契机,加快我校特色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访谈
为了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推出与各地方政府共建若干所“办学实力较强,区域影响突出”的地方大学的举措,简称“省部共建”模式。近年来,由于国家的一些行业部、委也参与到少数行业特色大学的共建之中,“省部共建”模式已进一步拓展为“部部省共建”模式。
我校是一所商科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校,同时又具有原商业部(内贸部)直属大学的办学背景。2012年9月,商务部同意我校与其政策研究室展开合作,几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去年底,学校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我校的计划。近日,教育部和商务部相继给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函,同意教育部、商务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工商大学。

为了让师生对共建工作有较详细的了解,《浙江工商大学报》记者就“部部省共建”工作采访了校党委书记蒋承勇教授。


Q1

记者: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工商大学,是我校近年来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大喜讯,它不仅会成为我校发展中的一块新的里程碑,而且也会鼓舞全校师生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进。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共建计划提出的目的和推进过程吗?


A1

蒋承勇:我校提出“部部省共建”计划,主要基于深入实施“特色名校”战略和培养“大商科”人才的需要。浙商大是一所具有百年商科办学传统的大学,为了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学校党代会确立了“大商科”人才培养目标,而且特别把“特色名校”确立为学校新的发展战略。鉴于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的商科为特色大学,在实施新的战略和培养“大商科”人才过程中,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因此,2012年,国家颁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之后,学校就顺时把握机遇,酝酿并推进“部部省共建”计划。
在共建计划推进过程中,学校首先根据教育部对共建学校“高水平”的目标要求,参照教育部既有的共建高校的建设情况,制定了一些能体现“高水平”的建设标准;同时围绕这些建设标准,出台了一系列建设举措。比如,近年来学校出台了许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举措,这些举措一方面也是围绕共建工作的建设需要而出台的。正是有了共建这一目标的压力和动力,学校这些年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获得了不断提升,取得了综合实力“原商业部所属高校第一”、“国内一流的财经类大学”等多方面的好成绩。应该说,我校能成为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是长期坚持特色办学的结果,也是上级部门对我校办学地位和声誉的一种认可。



Q2

记者:就我国目前的大学管理体制下,我校能成为教育部共建的高校,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实施“部部省共建”后,我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在哪些方面得到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呢?


A2

蒋承勇:根据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我校的意见,实施“部部省共建”后,教育部将在五个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一是指导和帮助学校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定位,特色发展;指导和支持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在新一轮省内高校综合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支持我校两大教育部基地,即“浙江省属高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三是支持学校商科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和“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商贸人才培养结构。支持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能力。四是支持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在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在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名额、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支持。五是支持学校高层次人才和管理团队建设,如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方面给予扶持等。



Q3

记者:我校是原商业部直属的重点院校,商科特色鲜明,此次达成“部部省共建”,我校将成为商务部迄今为止的两所共建院校之一,那么商务部将会在哪些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呢?


A3

蒋承勇:商务部对共建我校的工作十分重视,为落实共建意见,还将出台一个细化落实共建意见的方案。根据共建意见,商务部将在战略规划与学科专业建设、课题研究与决策咨询、科研平台和保障机制建设以及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等四个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如:在战略规划与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指导、支持学校争取“十三五”期间建设成为中国商贸流通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第一品牌。在课题研究与决策咨询方面,支持学校发挥内贸流通领域的优势,跟踪世界内贸流通理论和实践发展动态,深入研究我国内贸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如合作研究内外贸一体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商务发展、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等。在科研平台和保障机制建设方面,指导、支持学校整合国内外知名商贸流通专家资源,共建国家级“中国流通智库”;支持学校参与国家级战略试点的跟踪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等。在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方面,商务部专家将来校开设有关课程、举办讲座、兼职担任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人才;将学校打造成商务部内贸人才重要培训基地和援外培训基地。



Q4

记者:列入“部部省共建”的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实施“部部省共建”,浙江省政府将会采取哪些举措来大力支持我校的改革和发展?


A4

蒋承勇: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我省高等教育的提升与发展,实施“部部省共建”,省政府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大力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一是支持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更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财经类大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我校的支持力度。二是支持学校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在特殊高端人才引进上给予政策支持。三是支持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协同创新,特别是积极参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试点。四是支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成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五是支持学校与省内有关部门合作成立的研究院。六是支持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浙商研究院建设等。



Q5

记者:实施“部部省共建”的过程中,我校应如何牢牢把握发展契机,运用好共建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A5

蒋承勇:实施“部部省共建”对我校来说是一次“上水平”、“上台阶”的大好机会。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遇,实现学校的“再次飞跃”。首先要根据共建要求和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与学校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大学管理体制。其次要深入实施“特色名校”战略,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依托学校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等,建设一批国内知名的商贸类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品牌。三是要根据“国际知名的财经类大学”这一目标定位,按照国际领先的学科标准制订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规划,率先将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高地。四是要瞄准国家智库的建设目标,提升“大地计划”的实施层次,提高商贸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创新水平,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力智力支撑。五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聚集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同时,实施“学科特区”建设计划,集中资源为商贸类特色优势学科引进一批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千人计划”等杰出领军人才。六是围绕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深入实施“蓝天计划”,加强与海外知名大学商贸类学科专业的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同时,依托孔子学院、浙商博物馆等平台资源,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商贸交流平台,积极服务于对外贸易发展及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



Q6

记者:您曾多次提到,浙商大要有自己的“战略自信”和“道路自信”,现在能否请您谈谈“部部省共建”的启示与意义,并为商大人描绘“部部省共建”背景下浙商大的发展前景?


A6

蒋承勇:“部部省共建”不仅使我校成为商务部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所共建院校之一,形成了“一南一北、一内一外”的格局(即:南有浙商大,北有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前者侧重内贸,后者侧重外贸),也使我校成为教育部“985”、“211”和“共建”三个序列中的一个序列。可以说,共建使我校既进入了教育部的管辖视野,也有了商务部的行业依托,从而提高了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地位、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我认为,达成“部部省共建”对我校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其一,“部部省共建”意味着我校加固了行业依托,在新的、更高意义上向商务部靠拢甚至回归,进而占领了我们大力倡导的大地计划中的高地因此“部部省共建”预示着我校办学模式的转型和升级,这将有助于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其二,“共建为学校今后某些项目进入“国家队”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共建意见中学校有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级智库的计划,有了教育部和商务部的共同指导和支持,这些建设项目今后进入“国家队”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其三,实现“部部省共建对我校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它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建设发展的“道路自信”与“战略自信”,同时也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站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思考问题、制订规划、谋划学校发展,特别是要把共建的内容作为学校“十三五”规划制订的重要依据,落实的今后的办学中去。
总之,我校今后要运用好“部部省共建”这一高端平台,深入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战略,尽快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更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财经类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文字 / 《浙江工商大学报》
图片 /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排版 / 官微 王奕妮
出品 / 浙江工商大学官微中心

欢迎提供:校园原创文字/摄影/视频/采访线索
投稿邮箱:weibo@zjsu.edu.cn
原创首发稿件录用后有浙小商系列礼物和稿费送上哦!




欢迎光临 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http://bbs.haotong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