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标题: 【寒假特辑】这个寒假不太冷Ⅷ——公共管理系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山-11    时间: 2015-10-17 09:52
标题: 【寒假特辑】这个寒假不太冷Ⅷ——公共管理系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简介(学制四年)
     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稳步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公共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型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人才。这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为的平台和机遇。
      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共事业领域高级管理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制定公共事业发展政策、规划公共事业发展战略、运行公共事业相关项目、管理公共事业相关部门的知识和能力,主要面向政府主管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相关企业,输出高素质综合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谙熟公共事业基本理论,又掌握公共管理相关技能;既注重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又强调公共事业的专业知识学习;达到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与高素质的综合要求。
1、掌握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并具有较强的政策分析能力;
3、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计算机应用技能;
4、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学生了解相关公共事业的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管理技能和艺术。
      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电子政务,管理学原理、领导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社会政策概论、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学制及学位:
     4 年,管理学学士。
       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精干有力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集聚国内公共政策专家王春福教授、政府成本管理专家何翔舟教授、公共危机管理专家王自亮研究员,全系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7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全院3位校聘教授中,有2位在本专业。教研队伍致力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形成了“社会事业与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管理”等主要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在《政治学研究》、《新华文摘》、《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著作《政府管理半径与成本的研究》和《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得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教学特色
      本专业非常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我们高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所培养学生在就业和社会竞争中具有高适应性、高适用性的特点。建有浙江省内首家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面积118平米,是2003年正式批准立项建设的本科基础教学实验室。2003年开始一期建设,设备总值40万元;2005年11月份正式迁入下沙校区文科实验楼516室。2006年公管学院与计信学院联合申报的国家级“商务电子化与信息管理实验室”获批,作为学院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二期工程,二期建设总投入为60万元,现已完成建设,开设了《电子政务》、《管理学原理》等9门实验课程,承担实验教学任务5880人时数,极大的促进了我系的本科教学工作。
     几年来,本专业分别与上城区民政局、杭州市下沙开发区管委会、人事厅、社会保障厅、上城区各社区、宁波市海曙区及其所辖各社区等部门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七个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有力地保证了我系社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专业自2000年招生以来,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相关企业输出了大批高素质综合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
1王自亮
个人简介:

   王自亮,男,1958出生,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应急管理。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2002年——2003年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2、2004年度省政府主要领导2004年度重大课题:《加快推进我省行政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能力研究》
3、2005年省政府主要领导2005年重大课题《“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4、200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研究课题:《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
5、2003年浙江省环保局课题《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互动关系研究》
6、2005年浙江省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
代表性学术论文:
1、2002——03年《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和动力》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33万字。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
2、2003年,《日本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刊登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2003年第8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F5商业经济第11期全文转载。
3、1999年,《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调查》,刊登于《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杂志), 1999年第75 期。
4、2002年,《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刊登于《经济研究参考》(杂志),2002年第35期。
5、2004年《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现代化的人文动因》,《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6、2003年《变动与选择: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形成的诱因》。《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7、2001年《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2001年第64期。
8、2003年《关于加快发展与印度经贸合作的调查与对策建议》,国务院研究室编《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省(区、市)政府研究部门调研成果选》,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
9、2007年《力量——吉利与中国汽车工业》,本书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所获学术荣誉和学术影响:
1、浙江省社科联首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
2、2002-2003年度浙江省党政系统调研成果一等奖,2003。
3、获浙江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二、三等奖,1998,1999。
2张丙宣
个人简介:

张丙宣,安徽太和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培养对象(2013);主要从事地方政府改革与地方治理的研究。
主持课题:
1.城郊结合部社会管理成本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5-2017;
2.基于社会协同治理理论的城郊结合部社会管理成本的控制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3-2015;
3.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的优化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2011-2013;
4.城乡结合部的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异化与矫正机制——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013-2014。
代表论著:
1.《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以杭州市J镇为个案的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网络问政、制度创新与地方治理——以宁波网•对话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海外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几个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4.“对峙与摆平:城郊农民与乡镇政府的博弈机制——以杭州市A镇为个案的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2期。
5.“支持型社会组织:社会协同与地方治理”,《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6.“政企分开、市场化与政府转型——中国铁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战略”,《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7.“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合著)。
8.“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从共同沟开始”,《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合著)。
9.“企业重组、政府作用与市场秩序——对近年来国内几个钢企并购案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合著)。
学术奖励:
1.专著《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以杭州市J镇为个案的研究》,获浙江省社科联第四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获浙江工商大学学术专著研究成果A类(2011)。
2.研究报告《支持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获浙江省民政厅优秀成果奖(2012)。
3黄红华
个人简介:

黄红华,湖南宜章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2009)、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2011)、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2013);主要从事“政府体制”、“社会政策”和“三农问题 ”领域的研究。
主讲课程:
1.《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2.《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地方政府管理》(研究生课程)
3.《社会政策概论》;《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主持课题:
1. 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2009-2011
2. 协同政府视角下小城镇治理结构创新的实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4-2017
3. 县以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课题,2009-2011
4. 中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研究,民政部理论研究课题,2011-2011
5. 浙江省社会组织规制的政策工具研究,浙江省哲社规划“之江青年学者”支持项目,2014-2015
6. 浙江省财政支农的效益研究,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2006-2008
7. 城乡统筹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人才支持项目,2011-2013
8.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工具研究,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支持项目,2009-2011
代表著作:
1. 《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 《农村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浙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治理研究》(合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
4. 《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基于温州商会的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5. 《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代表论文:
1. 县级党政关系的耦合模式——基于D县“四套班子”运行过程的实证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1)
2. 县级党政领导行为的多维度分析——以浙江省D县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4(3)
3. 县乡关系调整:从权力收放到职责分工,《公共行政》2013(7)
4. 政策工具理论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社会科学》2010(4)
5. 县乡分权改革:成都经验及其普遍性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12)
6. 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中国行政管理》2009(2)
7. 乡镇政府改革再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5)
8. 民间商会与地方治理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2)
9. 民间商会的自主治理及其限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6)
10. 国家与农村社会的权力与交换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5)
11. 新公共管理与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建设,《浙江大学学报》2002(3)
12. 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学术月刊》2002(8)
学术奖励:
1. 研究报告《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杭州市为例》获民政部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11),主笔人;
2. 论文《商会的性质》获浙江省社联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第一作者;
3. 专著《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获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第三作者;
4. 专著《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第二作者。
服务地方:
1. 曾在浙江省玉环县大麦屿开发区管委会(2002)、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政府(2010)挂职锻炼各1年,参与挂职单位的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
2. 承担浙江省德清县《德清县社会组织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的拟定工作,被县人民政府采纳;
3. 承担地方政府委托的“统筹城乡发展”、“社会组织发展与规制”、“政府管理体制”、“公共服务标准化”等领域横向研究课题近10项;
4. 研究成果《警惕乡镇卫生院改革走回头路》、《社会管理创新的浙江地方经验》被浙江省《公共政策内参》收录并获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警惕乡镇卫生院改革走回头路》等信息和提案被民盟中央等机关采用。
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1.殷路民:在政府管制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权衡:五个城市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
2.孟  垚: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3
  
联系方式: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310018
电话:0571-28008332
E-mail:huanghh1978@163.com
4张国芳
个人简介:
     张国芳,政治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培养对象(2013)。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治理的转型与社区治理、民间组织等方向的研究。        
   一、近期发表论文  
1、张国芳:《传统社会资本及其现代转换》,《浙江社会科学》,2014.1  

2、张国芳:《社会资本视域下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06全文转载。  
3、张国芳:《治理理论对我国治理变革的启示》,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5.09全文转载。  
4、张国芳、彭庆军:《论民主的限度及其启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2。  
5、张国芳:《建构知识型政府的阻碍因素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6.4。  
6、颜佳华、张国芳:《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民间治理变革的影响》,《求索》2004.12。  
7、张国芳、汪国琴:《解析城市负翁》,《社会观察》2004.09。  
8、张国芳:《公民文化视角下的公众监督》,《探索》2003.01。  
二、近期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资本视域下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研究”,(编号:12CSH040),2012.06—。  
2、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村庄民间组织、社会资本与乡村治理的社区机制创新——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  (编号:11YJC840067),2011.09—。
3、主持,浙江省哲社规划一般项目:“村庄民间组织、社会资本与乡村治理的社区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1JCSH05YB),2011.07—。  
4、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社会资本与乡村社区组织化——以浙江温岭为例”(编号Y201018196),2010.10—2011.06。  
5、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团队“社会建设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项目负责人,2013.03——。  
6、主持,浙江工商大学青年人才资助项目:“社区社会资本、治理绩效与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编号:QY11-18),2011.12—。  
7、主持,浙江省重点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研究子项目: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信任机制建构研究2014.06——  
8、主持,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性大学教师发展模式建构研究2013.04  
9、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学工部重点项目: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研报告——以杭州为例2010.10  
10主持、湘潭大学青年教师项目,《社会资本与乡村治理》,2005.9—2009.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  
三、获奖
1、论文《社会资本视域下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研究》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2、论文《传统社会资本及其现代转换》获浙江省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欢迎光临 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http://bbs.haotong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