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标题:
欢迎报考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巧克力
时间:
2017-6-19 10:22
标题:
欢迎报考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由1979年成立的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1994年成立的杭州商学院法律系合并而成。30年多年来,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成长壮大,现已进入中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先进行列。
学院简介
学院历史
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1979年开始法学专科教育,是浙江省属最早开展法学教育的学校之一。1994年经原商业部批准,原杭州商学院设立商法专业,在工商价格系内成立法律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商法专业本科生,使原杭州商学院成为浙江省属内较早设立并招收、培养法律专业本科学生的高等院校。1996年法律教研室独立于工商价格系,成立法律系。1997年,法律系更名为杭州商学院法学院。2001年6月,杭州商学院法学院与浙江省属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杭州商学院法学院,2004年原杭州商学院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2014年,浙江工商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与法学院实行共同办学。
学科布局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现拥有法治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JM)学位点,拥有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专业两个本科专业、法学(国际法方向)全英文授课本科留学生专业。学院设有法理学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民商法学系、刑法学系、经济法学系、诉讼法学系、国际法学系、知识产权法学系、实践教学中心、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建立了专业图书资料室、刑侦法医实验室、法律诊所中心和模拟法庭。同时还设有法治浙江研究院、诉讼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等校级研究机构。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下设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已形成涵盖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在内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科研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拥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执业技能人才培养实验区”、“浙江省属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教学、科研平台。2013年,在教育部进行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学院法学学科列全国第41位,在浙江省属属高校中排名第一。由此,在全国630多所法学院校中,学院进入了前10%的行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6年,学院法学学科列入浙江省属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法学专业列入浙江省属高校“十三五”规划建设优势专业。在武书连:《2016-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3月版)中,知识产权专业在全国54个高校专业中排名全国第4。
师资力量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教职工数量位居全国法学院校前10名。其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35人,留学回国人员22人,是浙江省属属高校中法学教师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法学院。
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浙江省属人民政府特聘教授1人,西湖学者2人,校特聘教授2人,二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2人。同时学院聘请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胡建淼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聘请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朱孝清,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担任兼职特聘教授。
人才培养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法律人才。目前法学院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815人,研究生344人。在历届本科毕业生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达25%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伦敦政经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考取各级公务员的比例达20%左右。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屡获一、二等奖,在浙江省属挑战杯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荣誉,在浙江省属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学院已成为全国特别是浙江省属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法学一级学科点的优势
师资队伍水平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
本学科拥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教授22人,5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44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2013年,本学科倡导和发起了全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推动该赛事成为省级赛事;本学科也是浙江省属法学教育研究会的会长单位,所建设的浙江法学教育网已成为宣传浙江省属法学教育事业和成绩的重要平台。
学科影响力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本学科排名全国第41位,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在2106年邱均平学科排行榜中,本学科排名全国第55位,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2016年,CLSCI排名全国第28位,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
学科带头人介绍
陈寿灿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校法治与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武汉大学法学院。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
古祖雪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为中南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法律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湖南衡阳师范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西湖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6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是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文数量最多的法学家之一。
吴高庆
诉讼法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基地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刑事诉讼监督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先后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9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重大课题之子课题各1项;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2009年获第二届“浙江省属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称号。
陈党
教授,法学博士,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兼职律师,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浙江省属宪法与地方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宪法与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问责法律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
楼伯坤
教授,法学博士,刑法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犯罪学会研究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顾问,杭州市政法委案件评审专家,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涉法涉诉案件咨询委员,兼职律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法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童列春
教授,博士,民商法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民商法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民商法、农村法律制度教学研究工作。在《法学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农业经济问题》、《法商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专著《商法基础理论建构》、《商法学基础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法理研究》,参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身份权制度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郑万青
教授,博士,知识产权法学科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美国德雷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年),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访问学者(1年)。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成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委员。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十项,出版专著四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惠
经济法系主任,经济法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浙江省政法委特邀督查员、浙江省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研究领域:财税法学、经济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
接受调剂
本学科预计将接收部分调剂申请,特别欢迎全日制法学和非全日制(法学和非法学)考生申请到我院,我院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按照国家政策,从2014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行收费制度,2017年继续执行该制度。我院研究生相关学费标准和奖助体系具体如下:
学费标准:
全日制硕士:一般为8000元/生﹒学年;法律硕士为10000元/生﹒学年;
非全日制硕士:全部费用4万元/生
奖助体系:
① 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学年。资助范围: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校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② 国家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发放标准20000元/生﹒学年。评奖比例:由浙江省学生资助中心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一定比例下达。
③ 学业奖学金
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有新生学业奖学金和学年学业奖学金。
新生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一年级硕士研究生,100%全覆盖,奖励额度为,一志愿考生(含推免生)奖励学费的100%,调剂志愿考生奖励学费的80%。
学年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二年级及以上硕士研究生,100%全覆盖,奖励额度最高12000元,最低8000元。
④ 其他奖学金
除以上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金家麟奖学金、贝因美奖学金、纪中奖学金和汪贤进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
⑤ “三助一辅”岗位
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立“三助一辅”岗位,在校研究生可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
同时,学校向在校研究生提供校内外挂职岗位,校内岗位如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工作助理、宣传部工作助理,研工部部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助理、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助理以及校团委副书记,校外岗位如县(区)直单位局长助理、县(区)团委副书记、公司经理助理等。
⑥ “绿色通道”制度
对于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允许先入学,后缴费。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手续比就学地贷款方便、快捷),也可入学后在学校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
⑦非全日制硕士优惠政策
对于有住宿需求的非全日制硕士,可考虑安排住宿。
学院将研究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
注意事项:
1. 我校目前没有预调剂系统,所有拟调剂考生均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预计于3月18日左右开放),网上报名填写调剂志愿信息。
2. 根据往年情况,我院考生调剂的基本条件具体如下: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初试成绩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者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相同。
3.报考咨询:
法律硕士:杨磊老师
电话:0571-88905751;13588885304
法学硕士:李蕾老师
电话:0571-28008185
(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以我校发布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意见为准!)
欢迎广大考生调剂本学科,有意向的考生可关注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jszs.zjgsu.edu.cn),详细联系方式可上网查询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党员之家
文字 / 汪彤
图片 / 汪彤
排版 / 汪彤
出品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党员之家
微信号 : zjgsufxydj
欢迎光临 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http://bbs.haotong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