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浙工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2018考研调剂信息汇总——杭州电子科技、浙江农林、浙江理工、浙江工商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46

帖子

6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08: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与会计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grs.hdu.edu.cn/1722/list.htm
      一、学校概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二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学院简介
   (一)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创办于1956年8月,是浙江省最早的统计学、工业外贸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单位之一。其中,统计学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等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学院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设有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统计系4个系,建有经济与统计研究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金融学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所。并建有财政部专项资金资助的经济学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25人、硕士2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才7人。
       (二)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设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工业统计两个专业;1980年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成立,当时学院设有4系2部6专业,管理工程系是独立建制;1995年实行学院制机构改革,组建成立工商管理分院;2000年,工商管理学院分成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发展延续至今。如今,学院已经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MBA、工程硕士等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和1个中德联合培养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分别是学校“申博”支撑和培育学科,为学校2013年获得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起着重要支撑作用。2015年,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依托自主设置了“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学院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的发展得益于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正高职称教师16人,副高职称教师34人。其中,具有有博士生导师资格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校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3人、第三层次10人,浙江省高校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青年教师中拥有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研究团队1个,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7名。学院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8%的教师是中青年教师,41%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和访学背景,学院师资队伍年龄、学历、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加盟我院,更使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三)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是在1956年我校创始设立的会计学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专业学院,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学院,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财经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也是浙江省最早的财会人才培养单位之一。会计学学科是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浙江省优势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学院建有会计与审计、财务与财税、会计工程等研究所、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设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三个系和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财税和会计信息化等五个教研室,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按会计学大类招生。拥有财政部专项资金资助建设的信息产业部电子商务与会计电算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会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以及天健、立信、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等数十家单位建立了合作的教学科研基地。
   三、奖学金及助学金标准
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助研津贴、助管助教、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奖助项目,丰富了研究生奖助体系,旨在提高研究生在校待遇,以鼓励、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四、调剂要求
(一)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我校各专业报考条件请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查询。
2.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生总分和单科分数均须达到我校各招生专业复试线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若统考科目低于调入专业要求的,复试应通过加试考核。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调入专业如有工作年限要求的,需满足工作年限要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6.我校调剂生原则上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二)调剂生挑选原则
需要调剂生学院须严格依照2018年调剂基本条件,并综合考虑考生初试成绩、一志愿报考学校与专业、本科毕业学校与专业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选定调剂考生。
(三)调剂程序
1.调剂系统开通后,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公布调剂缺额信息,展开调剂工作。
    2.请符合调剂要求考生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进行调剂申请。
    3.需要调剂生的招生学院在本学院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依照调剂基本条件和调剂生挑选原则,审核调剂生材料,并在规定时间(一般48小时)内决定是否同意考生调剂申请。
4.考生在接到同意调剂通知后,必须在学院规定时间内确认同意调剂,否则视为放弃。
5.调剂生(含校内调剂)必须通过教育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填报调剂到我校志愿,进行调剂申请,原则上分批挑选,调满为止。
6.提醒考生:在调剂、复试、录取期间务必保持手机(网报时填写的手机号码)联系畅通。
五、复试流程
( 一)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资格审核时无法完整提供下述等报名材料原件的考生,根据教育部要求将取消其复试或录取资格。复试前,须提供的待审查材料有:
1.本人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原件和复印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还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应届本科毕业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由本人登录“学信网”进行学籍在线验证,并在线打印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无法获得在线验证,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信息错误的,须提前联系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予以处理(修改周期估计一个月);
3.往届生需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由本人进行学历在线验证:登录“学信网”,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历验证,在线打印上述备案表。无法通过在线验证获得备案表的,须根据学信网学历认证相关程序向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或各地代理机构申请进行学历认证报告(认证周期估计一个月)。
注: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毕业后经毕业学校进行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后即可在学信网进行学历验证,学历未注册前只能获得并打印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二)组织复试
1.复试时间:预计在2018年4月中旬(具体以复试相关通知为准);
2.复试地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另行公布);
3.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笔试、英语能力测试、综合面试、体检、政审等;
4.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详见我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5.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在复试中进行。
六、学制
研究生按照学习方式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2.5年,非全日制可以适当延长。
全日制研究生应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可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学习。
七、学费标准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具体标准如下: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学费8000元(不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
八、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http://grs.hdu.edu.cn/2017/0915/c1722a51490/page.htm
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yjszs.zafu.edu.cn/articles/12/213/
      一、学校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经过近6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41个,拥有农业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授权领域15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各1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22个。现有专职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489人,在读各类研究生2000余人。
      二、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创建于1986年。有农林经济管理(浙江省一流学科)、会计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系)。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培养项目招收竹业经济与政策方向博士研究生,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2个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浙江省重点专业)、会计学(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工程8个本科专业。有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一流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杭州市政研室(参事室)政校合作研究基地等一批重要学科平台。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现代乡村林业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林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会计学会林业分会挂靠本学院。
   学院有校本科生近2000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5人,高级职称比例60%;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8人;博士比例50%以上。有国务院参事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1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以及全国教指委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师德标兵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聘有美国奥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外兼职教授8人。
     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1500余万元;发表SSCI/SCI/E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2部,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0件。学院本着“质量立院、人才兴院、学术强院”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优化师资队伍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扩大社会合作和国际交流为途径,以构建和谐学院氛围为保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奖学金标准
    四、接收调剂的专业


  五、调剂流程
   (一)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单科及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4.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
6.以上调剂要求如与教育部相关要求不符,以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准。
  (二)程序
1.预调剂阶段:初试成绩公布后,我校开通预调剂系统(点击跳转),旨在提前了解考生考试情况及调剂意愿,为广大考生和研究生导师提供桥梁。在生源不足时,会择优与考生取得联系。
2.正式调剂阶段:有意愿调剂到我校的上线考生(包括外校调剂考生以及本校内部调剂考生),无论是否填写过预调剂申请,国家分数线公布后,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正式调剂。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
3.复试阶段: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学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发出复试通知,研究生按照通知要求按时参加复试。   
请广大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我校会及时发布调剂、复试和录取的相关通知。  
      六、助学金制度
  七、学制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2.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研究生的弹性学习年限为2-5年。
      八、学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学年,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学年,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000元/生·学年。非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9800元/生·学年,其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学年。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gradadmission.zstu.edu.cn/info/1011/1450.htm
      一、学校概况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学校下设17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5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880余人,正高职称260余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其中国家“外专千人计划”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特级专家1人,省“千人计划”5人(含海鸥计划2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含重点资助)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1人;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
      学校坚持以科研工作为重点,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奖励150余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二、学院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经营管理系,1999年12月成立经贸与管理学院,2005年11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现建有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群。目前,全院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具有正高职称人数达到27人,占学院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3%,副高人数达到42人,占学院专任教师总人数的36%;教师中有3个月以上出国研修经历的人数比例达到了28%;博士76名,占学院教师总人数的53.9%
     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国际贸易系、经济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系,拥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经济统计等10个本科专业以及2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方向、工商管理)。拥有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1个,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重点教材5本。
       学院现有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法律经济学、企业管理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拥有工商管理(MBA)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工程硕士领域(物流管理)。拥有1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工商管理),1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生态经济研究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学院建有生态经济研究所、产业转型经济与金融发展研究所和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4个院级研究所,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MBA教育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等机构。
      三、奖学金及助学金标准
    为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潜心科研,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制定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岗位助学金(含助研、助教、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等津贴)、出国(境)资助、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等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另有桑麻奖学金、纺织之光奖学金等社会专项奖学金。  
      四、接收调剂的专业
  五、调剂及复试流程
  1.调剂基本要求:达到A区国家复试分数线,符合报考条件。
2.招生人数:各专业招生人数参考学校近三年录取人数(链接),2017年我校录取人数为1219人,2018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具体以上级下达的计划数为准),其中拟录取推免生人数为25人,具体各专业招生人数后续将在我校研招网公布。
3.预调剂:我校将于3月初前后开通预调剂平台(http://graduates.zstu.edu.cn/yjszs_xsb/),具体开通时间请关注我校研招网通知。(特别说明:预调剂系统仅作为学校提前了解考生情况和调剂意愿,不能替代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的调剂流程,在预调剂系统登记的考生,也必须通过国家调剂系统办理调剂手续,最终调剂复试录取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为准。)
4.复试时间:在国家复试分数线下达之后,预计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六、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843082
邮箱:yz@zstu.edu.cn
网址:http://gradadmission.zstu.edu.cn
        七、学制
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或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我校允许注册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最长期限,硕士研究生不能超过5年。
  八、学费标准
  .全日制招生专业:  
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法律硕士和应用心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8000元/生·年;
艺术硕士研究生(135107美术、135108艺术设计):12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125100):32500元/生·年。  
2.非全日制招生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32500元/生·年;  
工程硕士专业、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和艺术硕士(135108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学费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均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九、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参照
            http://gradadmission.zstu.edu.cn/2018021302.pdf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yzw.zjnu.edu.cn/main.htm
      一、学校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初阳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行知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学院71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25000人,研究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3000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近2万人。在职教职员工2850余人,专任教师192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4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8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0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1人。学校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学校,并拥有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原铁道部确定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设在我校。
  二、学院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2月成立的浙江师范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4年4月的浙江省金华财政学校(1992年3月更名为浙江财政学校)。2000年浙江财政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大学,2001年9月成立商学院,2003年6月更名为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成立于2010年11月,2014年4月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合署。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90余人,其中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入选者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教授19人,副教授43人,博士57人,博士生导师2人。学院全日制学生数达234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74人(含留学生138人),学术研究生87人,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380余人(含留学生183人)。
       应用经济学为省一流学科,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现有企业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城市发展研究所、中非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中心、财务管理咨询中心、中非经贸研究中心等8个校级研究机构,金华市质量研究院、正阳旅游研究院、浙中研究院、中联国创国际商贸研究院等多个社会服务平台。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际商务管理、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财会教育、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等10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为省优势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为省重点建设新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国际化建设专业,会计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为校特色专业,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为校国际化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级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旅游酒店管理、金融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各种功能实验室10个,有计算机400余台,签约实习基地50多家。
      三、奖学金及助学金标准
    (一)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获奖比例3%左右。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
2.学业奖学金。对全日制(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研究生实行学业奖学金制度。奖励标准:一年级博士研究生12000元/生·年,比例为一年级博士研究生的100%;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分两档:一等奖18000元/生·年,比例不超过30%;二等奖12000元/生·年,比例不少于70%。
一年级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年,比例为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的100%;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分两档:一等奖12000元/生·年,比例不超过30%;二等奖8000元/生·年,比例不少于70%。
       (二)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全日制(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研究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
     四、接收调剂的专业
  五、调剂及复试流程
(一)调剂
        (二)复试
复试办法和工作安排请关注我校研招网最新信息(http://yzw.zjnu.edu.cn)。
1.复试时间:2018年3-4月份。
2.复试地点:浙江师范大学校内,具体关注学校研招网的通知。
3.复试包括综合复试加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综合复试采取专业知识综合笔试+专业面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试(复试科目)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加试部分。
5.复试前对考生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七、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2年(其中艺术硕士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4年(其中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2.5年)。
  八、学费标准
  学费标准详见:根据国家文件规定所有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其中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0000元/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全程4.5万元,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全程6万元,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全程3万元,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w.zjnu.edu.cn/。
  九、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http://yzw.zjnu.edu.cn/2017/0910/c4964a206545/page.htm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yjszs.zjgsu.edu.cn/list.asp?nid=5
      一、学校概况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学校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全日制普通在校本科生27900余人、研究生3500余人、留学生近1600人。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1个招生领域);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1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有关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商务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批示或采纳。学校统计学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2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余人,博士生导师57人,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710余人,博士79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千人计划”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
浙江工商大学秉承“诚、毅、勤、朴”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融合发展,力争一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二、学院简介
(一)财务与会计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财经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会计学专业是浙江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核心课程团队是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会计学科是学校百年历史演进中最老的学科之一,目前是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现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会计学、会计专业学位(MPAcc)、审计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会计学博士点和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是浙江省属高校中会计学科平台最完备、唯一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四层次财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学校。从2013年开始,学院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海外留学生本科和研究生。
       学院现设有会计系、财务系、审计系、会计综合教研室、国际项目部、现代会计与财务实验中心、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国会计学会设立)、浙江省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理论研究中心(浙江省审计学会设立)、现代会计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2名(专任教师5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0名、副教授28名、博士(后)30名、注册会计师16名;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4名,财政部青年领军人才2名,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2名。目前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300多名。
(二)统计与数学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始建于1980年,统计与数学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的王牌学院之一,她不仅在学科的影响力、办学的综合实力方面,位居学校前列,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很高的美誉度,统计学科的排名雄踞全国统计学科的前沿。
       学院设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且设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4个本科专业,统计学学科与计算数学学科均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其中统计学专业为全国特色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统计学一级学科得分并列第五,进入全国百分之十。最近两个年度,在全国140所高校中排名第8位。学院秉承“顶天立地”的办学理念,在纵向科研项目,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高层次课题,高层次获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层次成果;在社会服务方面,我院教师紧贴地气,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我院教师研发的各类指数,如义乌小商品指数等广受好评。我院的各类毕业生表现优秀,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学院师资队伍合理,在现有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19人,副教授4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人。学院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如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3人,其中第一层次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其中重点资助人员1人;校西湖学者1人,省教坛新秀1人。
     (三)经济学院
            经济学是大商科的根基。经济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重点发展的六大学院之一,其对于学校大商科优势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高校中享有盛誉,省内高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学院设有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贸易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互联网与新兴经济研究中心等8个教学与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各1个,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是省重点建设专业,产业经济学是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学院共有本科生及研究生约2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0人左右(包括国外留学生20人左右),博士生30人左右,学院招生培养规模名列学校前列。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教职工近70人,其中专任教师50余人。全院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及博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很多教师具有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留学或讲学的教学科研经历。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有关院校或教授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学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学院坚持“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全国各省市特别是浙江省,培养了大批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工作的优秀人才。学院有两名教授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一名教授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
       (四)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具有商科特色的骨干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拥有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与金融工程)、三个硕士点(金融学、金融硕士与保险硕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点(金融学);办学形式丰富,目前已开展国际金融专业海外留学生(含本科生与研究生)、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国际交换生、双学位等多个项目;学科平台完备,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优势专业(金融学)、浙江金融改革发展研究院。
          师资力量雄厚。金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7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教学名师3人,浙江省教坛新秀1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人。75%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经历。
      (五)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简称管理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一个学院。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企业管理系,2001年改设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2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创业管理和应用心理学等4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4个专业的本科生。
          学院下设企业管理系、营销管理系、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系、国际商务管理系,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6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绝大多数教师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
       学院的学科基础主要是企业管理。1990年获得企业管理硕士点,2003年获得企业管理博士点,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2004年获得MBA专业学位点,2009年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2017年自设创业管理硕士点,并新增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
         以工商管理优势学科为依托,2013年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留学生,2015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留学生,目前在校留学研究生50多人。
企业管理学1996年成为原国内贸易部重点学科,1999年后一直是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升级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工商管理学科2015年获批成为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2017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
      三、奖学金及助学金标准
    (1)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学年。资助范围: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校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2)国家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发放标准20000元/生﹒学年。评奖比例:由浙江省学生资助中心按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的一定比例下达。
(3)学业奖学金
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有新生学业奖学金和学年学业奖学金。新生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一年级硕士研究生,100%全覆盖,奖励额度为,一志愿考生(含推免生)奖励学费的100%,调剂志愿考生奖励学费的80%。学年学业奖学金发放对象为二年级及以上硕士研究生,100%全覆盖,奖励额度最高12000元,最低8000元。
(4)其他奖学金
除以上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金家麟奖学金、贝因美奖学金、纪中奖学金和汪贤进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
(5) “三助一辅”岗位
学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设立“三助一辅”岗位,在校研究生可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同时,学校向在校研究生提供校内外挂职岗位,校内岗位如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工作助理、宣传部工作助理,研工部部长助理、学工部部长助理、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助理以及校团委副书记,校外岗位如县(区)直单位局长助理、县(区)团委副书记、公司经理助理等。
(6) “绿色通道”制度
对于确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允许先入学,后缴费。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手续比就学地贷款方便、快捷),也可入学后在学校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
      四、接收调剂的专业
(一)学硕


(二)专硕
五、调剂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初试成绩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者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专业等学位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考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其中,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专业考生需有工作经验。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六、学制
  学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或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七、学费标准





浙江财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信息
具体信息见网址:
http://yjsc.zufe.edu.cn/dh_list.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135
      一、学校概况
  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财经类高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科是省内最早的会计学省级重点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柱。会计学科专任教师近8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4人,博士率60%以上,合作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2人。
       浙江财经大学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校友资源丰富。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为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审计学专业为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003年获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我校非全日制双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主要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一流,也是省内受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委托唯一承办浙江省会计领军人才项目、浙江省跨境并购类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项目的高校。
 三、奖学金及助学金标准
    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奖学金、助学金和荣誉称号三类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荣誉称号指“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
1.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用于奖励表现特别优异的全脱产学习全日制研究生。
2.学业奖学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档案转入我校的全脱产学习全日制研究生均可获得,覆盖范围为100%。新生奖学金根据研究生的入学成绩和考生志愿进行评定,二、三年级学生根据上一学年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的表现评定。
3.专项奖学金:包括“卓越之星奖励”、“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社会奖学金等,奖励标准由2000元-8000元不等。
4.国家助学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档案转入我校的全脱产学习全日制研究生均可获得,覆盖范围为100%。硕士研究生6000元/年,按照10个月,600元/月发放,发放年限为2.5年。
5.“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根据助教18元/课时、助管18元/小时、助研500元/月、兼职辅导员600元/月的标准,按照实际工作量计发。
6.困难补助:包括特别困难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特别困难补助分为2000元/人、1500元/人两个等级,临时困难补助最高额为2000元。
7.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额度、办理方式等以国家政策和主办银行的要求为准。

五、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15年 会计学338分,会计硕士210分,金融学349分,行政管理365分,土地资源管理339分,民商法学347分,其他国家A类线。
     2016年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院)379分,教育经济与管理385分,社会保障369分,公共管理169分,会计学367分,会计硕士219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371分,其他国家A类线。
         2017年 社会保障372分,城市管理342分,会计学349分,会计硕士180分,金融学342分,金融硕士349分,其他国家A类线。
六、学制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均为2.5年学制。
七、学费标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会计(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年,其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MBA、MPA、非全日制MPAcc除外)。
学校向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开辟“绿色通道”,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按时缴纳学费的研究生,允许其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
八、MPACC
(一)收费政策
全日制MPAcc:10000元/年。
非全日制MPAcc:2017年入学的学生总学费为70,000元(七万元)整。预计2018年入学学生的总学费略有上调,最终收费以物价局核定的为准。
(二)上课地点
全日制MPAcc: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非全日制MPAcc:浙江财经大学文华校区学渊楼(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83号)。
(三)学制及培养方式
      MPAcc教育实行学分制。MPAcc的基础学制2.5年,同时采用弹性学制。非全日制弹性学制最多不超过4年,采用周末授课方式。全日制MPAcc的弹性学制按照我校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我校MPAcc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采用团队学习、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现场参观研讨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开辟第二课堂,聘请实务部门、政策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实行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已聘请校外社会导师90余人,主要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省内事业单位总会计师为主体。社会导师中教授级高级会计师19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1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07

帖子

575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575
沙发
发表于 2018-4-24 09:37:4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msenz Inc.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